珠宝“假鉴定”亟待“真治理”

发布时间:2023-10-21 08:54:50    浏览::

  凭一张假鉴定证书,把低劣货当优质货来卖,这是很多不法商家的惯用伎俩。近日,法治日报记者针对线上线下的一些珠宝玉石鉴定机构进行调查发现,这些机构可谓鱼龙混杂,既扰乱了市场,更严重欺骗和误导了消费者。对此,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管局率先制定并发布了全国首份珠宝玉石鉴定的团体标准《珠宝玉石检验检测机构良好能力规范》。 (11月13日《法治日报》)

  珠宝鉴定乱象存在已久,媒体也时有报道。从鉴定机构到鉴定过程再到鉴定证书,都是真假混杂。比如,此次记者调查发现:有珠宝鉴定网店仅看看照片就做鉴定,5分钟出结果;更离谱的是,有机构竟然把一根充水透明塑料管鉴定为“冰种翡翠”。

  这再次提示有关方面要对珠宝鉴定行业严厉“打假”,同时也提醒消费者,购买珠宝玉石时,对商家提供的鉴定证书保持审慎。

  当然,并不是所有珠宝鉴定机构都造假。同时,也不是每个消费者都懂得正规鉴定证书的辨别方式与查询途径。这就需要有关方面对珠宝“假鉴定”进行“真治理”。

  上海黄浦区发布的《珠宝玉石检验检测机构良好能力规范》,从机构管理、人员要求、场所环境、设备设施、管理体系、服务质量等方面对检测机构提出了高层次的要求,有望为行业健康发展起到激浊扬清作用。不过,这一规范的覆盖范围较小,而且只是团体标准,缺乏实际约束力。

  要想做到“真治理”,首先,应对鉴定机构进行全面摸排,对合法鉴定机构进行公示,对虚假鉴定机构进行曝光。其次,为消费者购买的珠宝提供免费再鉴定,一旦发现鉴定造假,鼓励消费者维权。另外,应当全国一盘棋,建立强制性标准,防止不法商家“打游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