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宣读授衔命令书十大将是如何排名的?徐海东倒数第二

发布时间:2023-10-18 20:55:40    浏览::

  现在我们知道,开国十大将的官方排名是这样的:粟裕第一,徐海东第二,黄克诚第三,陈赓第四,谭政第五,萧劲光第六,张云逸第七,罗瑞卿第八,王树声第九,许光达最后。

  但是,在1955年大授衔,周总理颁发十大将命令状的时候,是按照另外一种顺序,也就是另外一种排名,和上面的官方排名有很大的出入。

周总理宣读授衔命令书十大将是如何排名的?徐海东倒数第二(图1)

  命令状的排名是粟裕第一,黄克诚第二,谭政第三,萧劲光第四,王树声第五,陈赓第六,罗瑞卿第七,许光达第八,徐海东第九,张云逸最后。

  笔者还专门找到了当时的授衔命令书,确实是按照这个顺序,还有十大将授衔时他们战列顺序的照片。事实上,这种排名也有一定的流传度和影响力。那么,大家就要问了,为什么要按照这个顺序呢?

  这是按照授衔时十大将的各自职务来排名的。粟裕是总参谋长,是解放军总部的正职,也是全军的重要领导,按照当时十大将的职务而论,粟裕最高,所以排第一。

  然后的4位都是国防部副部长。他们是排第二的黄克诚,黄克诚在7位国防部副部长中排名第一,同时还兼任总后勤部长、政委,也是解放军一个大总部的正职。

  排第三是的谭政,在7位国防部副部长中排名第二,仅次于黄克诚。同时谭政还兼任总部副主任,罗荣桓元帅的副手,他是解放军一个大总部的副职。

周总理宣读授衔命令书十大将是如何排名的?徐海东倒数第二(图2)

  排第四的是萧劲光,当时担任国防部副部长兼任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在十大将的官方排名中位居第六,若是按照当时的职务排名,他会更靠前。

  排第五的是王树声,当时担任国防部副部长兼任总军械部部长。唯一出身红四方面军的大将王树声,在十大将的官方排名中位居第九,倒数第二,若是按照当时的职务来说,他的排名会更靠前。

  排第六的是陈赓,当时担任副总参谋长,同时兼任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很多人说,陈赓当时也担任国防部副部长,其实不然,他是副总参谋长,协助粟裕工作。陈赓是到了1959年接任国防部长后,才被任命为副部长的。他是的副手,而不是彭德怀的副手。

  然后是两位大军种兵种司令员。排第七的是罗瑞卿,唯一的公安大将,当时担任公安军司令员兼政委,排第八的是许光达,十大将中唯一的红二方面军代表,当时担任装甲兵司令员。

  排第九的是徐海东,排第十的是张云逸。他们两位在红军时期都是军长,各自为拉出了一支队伍。徐海东是红25军军长,张云逸是红7军军长。

  他们的资历都很老,尤其是张云逸,是十大将中年龄最大的,也是资格最老的,却因为身体原因和年龄原因,当时他们都处于病休状态,没有在军中担任实际职务,所以排到了最后面。

周总理宣读授衔命令书十大将是如何排名的?徐海东倒数第二(图3)

  地位最高的是总参谋长,然后是国防部副部长,接下来是副总参谋长,再下面是大军种兵种司令员,最后是没有实际职务的。十大将的这个排名,完全是按照1955年大授衔时他们各自的职务来定的,周总理宣读大将授衔命令书,也是按照这个顺序。

  于是,十大将就有了两种不同版本的排名,那么,大家就要问了,哪一种更为合理呢?应该说都是合理的。授衔命令书,是军中重要的档案文件,必须严格规范,只能按照他们当时的职务来排名。

  但是,这个排名明显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徐海东,毛主席说,他是对中国有大功的人,他不但拉出了一支铁血队伍,顺便说一下,韩先楚和刘震都是他的兵,而且还率先到达陕北,为长征后的三大红军主力经营了一个稳固的落脚点。

  虽然后来徐海东病倒了,离开了战场,可他这个功劳是不能抹杀,也是无可取代的。再比如许光达,在十大将中,许光达曾经缺席好几年,战功确实也是最低的,他自己都主动要推辞大将军衔,所以他在十大将中排名应该在最后。

  按照当时的职务排名太片面了,那只能代表他们当时的地位。应该综合考量十大将在中国各个阶段的不同贡献,来定一个比较科学的排名,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十大将官方排名了。

  在这个排名中,徐海东由倒数第二,升至正数第二,张云逸由倒数第一,也前进了好几位。而不管哪种排名,战功可比元帅的粟裕都是无可争议的第一大将,所以有粟裕镇大将之说。